紫云红芯红薯作为紫云县的“一县一业”主导产业,为推进“一县一业”紫云红芯红薯产业的发展壮大,近年来,紫云县按照依托一产、壮大二产、催生三产,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和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的的发展思路,通过强化规模发展、强化精深加工、强化品牌培育等措施,着力推进紫云红芯红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基地建设,做大一产规模。按照“三提升两壮大”即提升红芯红薯5万亩的产业发展思路发展规划,以白石岩乡和五峰街道办为核心,辐射带动猫营镇、板当镇和坝羊镇等乡镇种植紫云红芯红薯。通过积极整合行业资金、财专资金、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社会帮扶资金等资金,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大力推进紫云红芯红薯产业的规模化发展,2021年计划投入1000万元,推进全县紫云红芯红薯种植规模达3万亩,其中集中规模化种植1万亩,示范带动农户种植2万亩。目前已完成红芯红薯的育苗工作,计划6月初即可大田移栽。同时,紫云积极强化红芯红薯产业的人才基地建设,成功申报紫云红芯红薯作为2020年全省人才基地建设项目,获得项目资金60万元,目前项目已实施完毕,为推进紫云红芯红薯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提供了人才支撑。
二是强化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为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紫云红芯红薯的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价值链,紫云县按照延链、建链、补链、强链的原则,通过外部引进和内部培育的方式,培育壮大市场经营主体。积极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引进龙头企业,目前已引进紫运薯来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和贵州圆圆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充分利用龙头企业的人才资源,全力推进紫云红芯红薯的精深加工。同时,通过内部培育,努力把白石岩乡农业发展公司和贵州嘉禾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培育成为紫云红芯红薯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化龙头企业,截止目前,紫云红芯红薯产业已拥有2家龙头企业加工厂,3家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化龙头企业。
三是强化品牌培育,促进高质高效。为推进紫云红芯红薯产业的高质高效发展,紫云县按照“两品一标”即有机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以及“三品一标”即品种、品质、品牌和标准化生产的要求,不断强化品牌培育,着力推进紫云红芯红薯的公共品牌打造,紫云红芯红薯2011年已通过国家质监总局的地理标志保护商标注册,2020年通过国家农业农村登记为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尤其是2021年5月,紫云红芯红薯获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证书“,被登录为全国名特优农产品名录收集登录,是安顺市唯一一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紫云红芯红薯还通过了绿色农产品的认证,下步还将计划推进有机农产品的认证,全力推进公共品牌的打造。同时,为提升紫云红芯红薯的品质,紫云县加强与省农科院的合作,通过柔性方式加强引进人才,推进茎尖脱毒苗的育苗扩繁工程,目前已完成茎尖脱毒苗的育苗扩繁10万株,能够满足30亩的大田移栽,确保紫云红芯红薯产业的高质高效发展。